第十六章(1/5)
刘域冥正在兴庆宫和李承泽带着小皇子读书,结果一位公公过来传旨说要李承泽带着小皇子去御书房,刘域冥一听没自己的事儿后就又重新坐下,结果公公说自己也去。刘域冥愣了,李承泽思虑了片刻后看了刘域冥一眼,刘域冥起身跟着李承泽去了。范闲看了过去,就看见李承泽进御书房的时候,手中还牵着小皇子的手,范闲瞳孔微微缩了缩,怎么,这吴慈恩还备受皇帝关爱?居然连御书房都能进。看着这兄弟和睦的一幕,皇帝微微点头,似乎比较满意,太子脸上带着微笑,却不知道心里骂了多少句脏话。
“给范闲端个座位来。”待四位皇子齐齐站到矮榻旁边后,皇帝似乎才发现范闲站着的,随意吩咐了一句,瞥了眼站在一旁的刘域冥,将目光收回,刘域冥脸色依旧淡漠,她在这御书房里,从不要座位,就算赐给她,她也不坐因为站着方便练功。
范闲微惊应道:“臣不敢。”以他的品级,进御书房已属破例,这四位皇子还站着的,他如何敢坐?六位老大臣听着陛下给这年轻小家伙赐座,也觉得臀下有些发痒,动了一动,扭了一扭,咳了一咳,明显是有些不满意,心想自己在朝中少说也熬了二十年,才在圣上面前有了个位置,你这范家小子,居然初入御书房就能有座位!
太子看了大臣们一眼,对着皇帝恭敬说道:“父皇,范闲年轻,身子骨不比几位老大臣,看他惶恐模样,还是站着吧。”
这话说的极中正平和,不论是几位老大臣还是范闲,都心生谢意。
此时大皇子又多了句嘴,说道:“记得当年父皇让我们兄弟几个听诸位大人商议国事,必须得站着,是因为儿臣等日后要辅佐太子殿下治国平天下,既是听课,那学生便得有学生的模样……”他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却已经明白了,你范闲年纪轻轻,初涉官场,有何政绩,何德何能让我们几个皇子来把你当老师一样看待。
几位老大臣也捋须摇头——这座位看似寻常,但里面隐着的含义却非同小可,他们敢保证,今次御书房中,范闲如果真的有了座位,不出三刻,这消息便会传遍京都上下。
范闲正准备顺水推舟,辞谢陛下,不料却看着皇帝投来的那道淡然眼光,心头微凛,竟是将话又咽了回去。
庆帝看了眼刘域冥:“吴慈恩,你说呢,今日,他范闲,是坐得还是坐不得。”
李承泽感觉喉咙有些发紧,刘域冥瞥了眼范闲,又瞥了眼庆帝:“陛下,今日,范闲坐得这个位置,今日,不为酬其劳,只为赏其功。只限今日。”
众人不解,李承泽略微想了一下,随后似是想到了什么,瞬间明白了,悄悄松了口气。
庆帝有些赞赏地看着她:“看来,他们并不了解所为何事,你来说说。”
刘域冥带着冷意的声音响起:“范大人将庄墨韩的一车书拉回了庆国,这即是功。若在朝堂上有哪位可以做到似范大人这般的,自然也可以坐!”
众人默然,心知肚明这一马车书代表着什么,虽然还是觉得这位皇帝陛下在文道虚名上有些偏执,却也不好如何反驳。
皇帝知道众人在想什么,随后冷冷说道:“不要以为这只是读书人的事儿,什么是读书人,你们这些臣子都是读书人。文治武功,这武功之道朕不缺,缺的便是文治上的东西……一统天下疆土容易,一统天下人心却是难中之难,不从这上面下功夫,单靠刀利马快是不成的。”
大皇子的脸上明显露出了不赞同的神色,但父亲没有说完,自然不敢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