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5章 万龙迷踪(90)(5/80)
筒上的经文都照得发亮,转经筒突然加速转动,发出清越的响声,像在念经。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银毛小兽叼着佛元珠往我手里送,珠上的温度像酥油灯的火焰,暖得人心头发热。念安对着寺外的草原低吼,草原上的格桑花正在发光,花瓣上的纹路是佛元珠的形状,往东方延伸,像条通往中原的路,路尽头的炊烟里,隐约能看见老槐树的影子。
青铜灯的火焰裹着佛元珠的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影子里的根须往草原外钻,缠着那本老喇嘛送的经卷,像在说“该走了”。胖子把经卷往包里塞,经卷上的插画正在变化,佛元珠的佛光里,慢慢显出中原的山水,潘家园的胡同在山水中央,老槐树上的青铜灯亮得像颗小太阳,“胖爷想家了,等把最后几颗珠找齐,说啥也得回潘家园喝口张大爷的酒!”
老喇嘛们在寺门口为我们送行,经幡在风里飘成五色的云,转经筒的响声混着青铜灯的光晕,把高原的阳光都染成了金色。银毛小兽对着西方最后低吼了一声,那里的雪山在佛光里闪着银光,像在告别,念安的尾巴扫过佛元珠,珠上的莲花印突然发亮,把我们的影子都照成了莲花形,往东方飘去。
我知道这还不是终点,七界根脉的节点还有南荒的“火元珠”、东海的“水元珠”、北冥的“冰元珠”,但青铜灯里的十颗内丹(多了佛元珠)转得愈发沉稳,像在说“不急”。蚀金蚁们举着金沙往东方爬,绿虫子们吐出丝把四象旗缠在青铜灯的灯座上,丝上沾着佛元珠的佛光,在高原的风里泛着金光,像条通往家的路。
远处的草原上,格桑花铺成了金色的海,海尽头的东方,云层正在散开,露出片熟悉的青瓦——是潘家园的屋顶,老槐树的枝桠在云里若隐若现,像在招手。胖子哼起了潘家园的小调,调子在高原的风里飘得很远,混着经幡的响声,像在给这段西行的旅程,画上一段未完的旋律,等着我们回家时,再谱上最温暖的收尾。
南荒的瘴气裹着湿热的风,在雨林里织成张绿网。青铜灯的光晕里,十颗内丹(含佛元珠、母珠、土元珠等)转得愈发沉缓,灯油里漂着的毒藤叶正在发光,映得灯座的饕餮纹泛着暗绿。我蹲在“蛇骨桥”的断柱旁,翻着那本从佛骨西窟带的经卷,纸页间夹着片凤凰羽毛,羽上的纹路是火元珠的形状,边缘沾着点火星——是南荒“焚心崖”的地火,带着股硫磺味。
蚀金蚁们突然从经卷里钻出来,举着块带齿痕的蛇骨往我手背上爬。蛇骨是赤金色的,齿痕像被火龙啃过,骨缝里缠着根红藤,藤上的尖刺在渗毒液,滴在地上烫出小坑,显露出三个古字:“火元藏”。
“是‘焚心崖的守珠蛇’。”我捏着蛇骨对着青铜灯看,骨上的纹路突然发亮,显露出半幅图:雨林深处的悬崖上,嵌着颗赤红的珠子,珠周围盘着条赤金蛇,蛇鳞上的火焰纹正在燃烧,把崖壁都烤成了黑色,崖底的瘴气往上涌,在珠的光里化成白雾,“手札里说,南荒的火元珠是上古祝融的遗火凝成的,被赤金蛇守着,蛇是火精所化,鳞片能引地火,谁靠近火元珠,蛇就会喷出焚心焰,把人的五脏六腑烧成灰,连魂魄都得被焰气缠着,永世在崖底受苦。”
银毛小兽突然对着雨林深处低吼,那里的瘴气正在翻滚,滚出个赤金色的影子,像条小蛇,影子里的火星往我们身上飘,在地上积成个“焰”字。念安叼着片凤凰羽毛往影子里钻,羽毛刚碰到火星就燃起蓝火,把瘴气烧得“滋滋”响,露出里面的小径,径旁的毒藤正在往两边退,像在让路。
胖子正帮山民修补竹楼,手里的竹篾突然“啪”地断了,断口处缠着根红藤,藤上的尖刺往竹篾里钻,把篾条都染成了赤色——是焚心崖的地火色。“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