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 万龙迷踪(72)(2/8)
是“共生星与地球的能量接口”。“胖爷这臂章,比‘寻龙点穴’还管用!”他往饕餮纹嘴里扔了块“齿轮星系的金属块”,门“嘎吱”一声开了,露出里面深不见底的阶梯。阶梯两侧的壁画正在融化。原本画着“大禹治水”的图案,正被灰黑色粘液覆盖,取而代之的是“早期共生者的献祭场景”:他们将“共生火种”锁进青铜炉,炉下的地脉里盘着“条长着青铜角的巨蛇”,蛇眼是“两颗旋转的共生星”。小凯举着的全息食谱突然自动翻到“地球古墓篇”,空白页浮现出用“血字”写的注解:“巨蛇名‘昆仑烛龙’,是地球共生能量的具象化,被蚀煞啃噬后,会化作‘吞噬一切的黑暗’。”
“难怪九层妖楼异动,”胡八一的平衡之羽在阶梯上方盘旋,羽毛的金光照出壁画后的夹层,“烛龙的鳞片就是‘共生能量的镇物’,现在被蚀煞啃掉了,地脉里的共生火快压不住裂隙里的东西了!”夹层里露出半截“青铜剑”,剑身上的“云雷纹”正与鹧鸪哨的锁链产生共振,链节的绿光顺着剑纹流淌,竟在石壁上投射出“搬山派的寻龙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鹧鸪哨的锁链缠上青铜剑猛地一拉,整面石壁轰然倒塌,露出后面的“地下暗河”。暗河的水泛着诡异的“荧光蓝”(是液态星的能量泄露),河面上漂着“些戴着“摸金符”的骷髅头”,头骨的眼窝被“青铜蚀煞的卵”填满,卵壳上的纹路与“九层妖楼的孔洞”如出一辙。“蚀煞是顺着共生能量网爬进地脉的,”他指着暗河尽头的漩涡,漩涡中心隐约能看到“青铜炉的三足”,“它们想把烛龙的尸身当‘培养基’,在地球扎根。”
王凯旋突然把便携式烤炉扔进暗河,炉底的“共生星印记”接触到荧光蓝河水,瞬间燃起金色的火焰。火焰顺着河水蔓延,那些青铜蚀煞的卵纷纷爆裂,爆出的灰黑色粘液碰到火焰,竟化作“群长着翅膀的青铜甲虫”——是“尸蹩的变种”,但翅膀上多了“齿轮星系的金属纹路”。“胖爷就知道,宇宙里的邪物都一个德行,欠烤!”他抓起根“液态星的荧光棒”当火把,甲虫碰到光就噼里啪啦往下掉,壳里流出的粘液在火焰中凝成“串青铜色的烤串签”。
小凯在暗河岸边发现了“老陈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画着“九层妖楼的剖面图”:楼的第九层不是实体,而是个“倒挂的青铜星系”,星系中心的“雮尘珠”正发出微弱的红光,周围环绕着“八颗行星状的镇物”——其中七颗已经被啃成空壳,只剩最后一颗“地球状的镇物”还在闪烁,上面刻着“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四派的合盟纹”。“镇物就是‘地球的共生能量核心’,”孩子用“全息食谱”扫描图案,食谱突然弹出“修复方案”:“需将四派秘钥嵌入镇物,再以雮尘珠的能量激活,重铸烛龙鳞。”
胡八一的平衡之羽飞进漩涡,羽毛的金光在漩涡中心炸开,显露出“青铜炉的全貌”:炉身被啃得只剩半壁,炉口的“共生火”奄奄一息,炉底压着“具巨大的骨架”——正是昆仑烛龙的尸身,骨架的肋骨间还嵌着“些‘齿轮星系的金属碎片’”(显然是“星舰能量泄露时落下的”)。“雮尘珠就在炉心,”他指着炉壁上的“四个凹槽”,凹槽形状正好匹配“摸金符、发丘印、搬山镜、卸岭甲”,“守陵人拿走了秘钥,想让我们眼睁睁看着蚀煞破炉而出。”
Shirley杨的义眼突然捕捉到“暗河对岸的异动”:一群“穿着‘青铜甲胄’的守陵人”正举着“戈矛”从石壁后钻出,甲胄的缝隙里渗出“灰黑色的粘液”,显然已经被蚀煞寄生。为首的守陵人举起“面‘青铜镜’”(是搬山派的秘钥),镜面射出的光线竟能“抵消共生火焰”,暗河上的金色火焰瞬间熄灭了一半。“他们不是要阻止我们,是想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