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字节小说网

字节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第265章 娄山关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65章 娄山关(3/3)

熙对莫西阿鲁如此看重,他的面子这么大,在于告别前给了李又熙一个锦囊妙计,一条事关一连及李又熙自身生死的正确建议。

    娄山关前谷底狭窄,城墙也不高,水东大军攻到城墙下就算用尸体填也能摞上关城打通突围之生路。想要守关,必须要有机枪布置在两翼山头,尽可能把攻击部队消灭在半道上,尽可能不让水东军抵近城墙。

    呦,这位专业人士,居然知晓机枪要布置在两翼。看来水东气数已尽,把这么个大能人放在山沟沟里喝山风。“城墙正面不放机枪么?”--“那什么,机枪就是你口中的连珠枪。”

    “自然要布,打远不打近,不然水东兵峰难以抵挡。正面连珠枪压阵,两侧的往中后纵深打,制住后续。”

    由此话不难判断,在莫西阿鲁的认知里,连珠枪本应置于阵前正面迎敌,所以他才会建议布置几挺机枪到侧翼。而在于李又熙,按照操典上的常规火力配置,机枪是要布置在侧翼的,正面一般不放机枪。

    一连比预定时间提前了整整40分钟到达娄山关。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各项战斗准备。此战将是一连历次战斗中少有的守城防御作战,包括李又熙自己在内对阵地防御作战经验不足。他匆匆爬到一侧山上勘察战场地形,遂从善如流,采纳了莫西阿鲁的建议,做出了正确的火力部署,没有按惯例把机枪阵地布置在两翼山头,留了3挺机枪在关楼正面。这项改变在战斗中被证明无比的英明,倘若没有这正面的3挺机枪,娄山关必被敌人第一波次的全军突击所攻陷!

    在石棉县大渡河口,年仅十八岁的宋大顺站在山头目睹了清军围困太平天国石达开之战。至此他开始思考,如果再有军队被困于此该如何绝处逢生。72年后,又有一支军队被奔腾汹涌的大渡河拦住了去路。当一个姓毛的年轻人找到垂垂老矣的宋大顺讨教计策时,他道出了用一辈子时间想出的答案:急行军去泸定。

    在那个寿命不长的年代,宋大顺一口气活了九十多岁,上天让他如此高寿就为等来天命之人。而就是这六个字挽救了那支军队、挽救了种花家革命,改变了种花家命运。

    小人物不会改写历史走向,但却能改写历史进程。宋大顺如是,莫西阿鲁亦如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凯国皇后升职记 重回被未婚妻玩挵前 怜香伴之看不惯义父,我带义母离家出走 天气札记 檀香记 光明神想当我青人[西幻] 回到末世百天前,变卖家产狂囤货 笑佛 我妈是年代后妈文钕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