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捕捉到战机(2/3)
已是第5天,路上已经没有了大部队行军的痕迹。会不会走错路了?!瓦其阿格兄妹跑过来,吉克依果面露紧张结结巴巴道:“班长大人,我三哥说咱队伍后头有车马声,只有水西军镶铁轮毂才会发出这种声响。”
“你是说咱身后跟有水西军?”万喜自己毫无察觉,但还是曲右臂握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廖万财提着枪全速奔跑回来,喘着粗气报告侦查情况:“万班长,水西军,30来个人,押了二百人左右明军俘虏,还有两辆满载的大车。1.5公里地远,现在距离我们应当只有1公里远。”
送上门的肉包子岂有放过的道理,万喜带领战士们迅速寻找战场准备打伏击。这里一侧是林子,一侧是高3米长近百米的石壁,是个较为理想的伏击场所。万喜命令廖万财领着洞寨百姓躲到远处并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战斗结束前不准回来。命令二班战士在离路面20米左右的林子里分散隐蔽准备战斗。廖万财把自己的26半交给万喜用,感谢他照顾自己的洞房花烛,真情流露道:“万班长小心。”
敌人出现在伏击圈中,前头10人分成两列开道,后头跟着装满了分类捆扎好的旌旗、号角、锣鼓等物资的牛拉大车,跟着牛车的二百来号明军战俘挑着沉甸甸的担子,后有24个水西兵压阵。赶车的车把式挥起鞭子‘啪’打在老牛身上,这一鞭子响仿佛是冲锋号,只隔着十来米远,万喜端着上好刺刀的26半从林子里窜出来,大大咧咧站在了大路中央。
小主,
隔得近,对面叛军的脸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个年纪轻轻的西域胡人,下巴光溜溜的连绒毛都没长出来,碰上的是叶尔羌兵。从那孩子惊恐的脸庞得知,他事实上已经选择放弃抵抗,他手里已经出鞘的弯刀始终压在下盘没有举起来。
隔得近,根本不必瞄准。万喜平端着枪压在腰际,眨了眨眼睛提醒自己:他不是孩子,是敌人。弹壳打着旋从抛弹口里抛出,子弹在那孩子的衣服上撕开个口子,在他的胸膛上碰撞出淡淡的白烟,穿过他的胸膛接着穿透第二个、第三个。3个叶尔羌兵歪扭着无声倒地。半张脸都是胡子的叶尔羌老兵扔下刀跪地投降。万喜撇下降兵,朝仍在发愣的敌人开枪。子弹穿透敌兵的胸腔后力道不减,把老黄牛也打倒在地。剩下的6个敌兵再没了反抗的勇气,留空后背转头往回跑。
余下6枪打死3个,“26半真他娘的好使!”万喜压上子弹向逃跑的叶尔羌兵追去。叶尔羌败兵逃经明军队列时腿被扁担扫中倒地不起,然后脑壳被扁担砸开了瓢。那边厢的战斗同样顺利,叶尔羌兵的战斗意志十分薄弱,打死他们几个人,其余的要么投降要么逃跑。当万喜赶到后阵时,战士们正说笑着轮流向已逃出二百米开外的3个敌人射击,那不是战斗,那是比赛枪法,是杀人取乐!
万喜扫了眼便确认此战己方无伤亡,再回到前阵,大胡子老兵跪在原地不曾挪动。万喜伸脚把俘虏的兵器踢到一边,说道:“偌大的岁数了还在当兵打仗,我放你走。”
俘虏摇摇头,无动于衷。万喜意识到对方是胡人听不懂汉话。他把老兵扶起来,从死尸身上取了牛皮水具和装着馕的大口袋交到俘虏手中,拍拍他的背,“你走吧,我不杀你。”
老头儿还是不走,手按胸口弯腰行了个礼,咕噜咕噜说了通胡话。此时有明军聚拢过来。万喜对明军说:“你看这老头儿,放他走他还不走。”
明军答道:“你道他是老头儿,他可不老,比咱大不了几岁。”
“你认识此人。”
“被俘当苦力当了小半年,天天吃住一起当然认识了。他叫撒罕,待我等最为和善。这不,我还惦记他呢,过来看看他有没有被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