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字节小说网

字节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3章 墨池惊雷——县衙状纸的九曲文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章 墨池惊雷——县衙状纸的九曲文章(1/2)

    文牍堆山案牍深 铁画银钩藏祸心 堂前明镜三分暗 笔底惊雷万丈沉

    青石阶上的墨云

    江州府衙的青石台阶生了层薄苔,晨露未干时总泛着幽幽青光。告状的老汉赵四在阶前跪了半日,怀中揣的状纸早被汗浸得发软。师爷踱着方步出来,接过状纸只扫了一眼,嘴角便浮起冷笑:“你这诉状写得忒不讲究——要告王员外侵占田产,怎的连半句《唐律疏议》都不引?”说着将状纸甩进墨池,惊散几尾红鲤。

    赵四愣怔地望着墨池中浮沉的纸团,忽见池底窜出个蓬头书吏,拎着湿淋淋的状纸笑道:“老丈莫慌,衙门有代写状纸的规矩。”书吏引他穿过三进偏院,推开一扇蛀了虫的柏木门,满屋霉味中现出十数架文书,细看竟是《大明律》《洗冤录》与《水经注》杂糅的残卷。书吏蘸墨提笔,忽如道士画符般挥洒:“先引《周礼》定田界,再据《禹贡》分水土,末了还要扣上《吕氏春秋》劝农篇…”待赵四按完手印,那状纸已厚若账簿,墨字间还游走着蝌蚪状的批注。

    铁画银钩藏玄机

    三日后升堂,惊堂木响彻厅堂。王员外的讼师展开一丈长的《田亩经界图》,青绿山水间标满朱砂符咒般的记号:“依《九章算术》,赵四所耕之地当属勾股弦外之余数…”赵四听得头晕目眩,自家祖传的三亩薄田,竟被说成是“天元术未解之悬案”。待要争辩,那讼师又捧出本《营造法式》,指着其中“田塍不得逾三尺”的条款道:“赵四所筑田垄宽三尺一寸,按律当充公半亩作罚金!”

    赵四颤巍巍展开代写的状纸,却见字缝里爬出密密麻麻的蝇头注疏——原本直指田界的“东至柳树”被释作“东至《柳宗元集》所载之树”,“南邻河沟”竟引申出“《水经注·沔水篇》第三折湾”。知府捋须沉吟:“此案涉及天文地理,当调阅县志详查。”惊堂木再响时,赵四已被衙役架出公堂,耳边萦绕着讼师的冷笑:“《荀子》云‘法不能独立’,老丈还是多读些圣贤书罢!”

    烛影摇红的破局

    转机出现在梅雨时节。新任推官郑明府夜巡签押房,见书吏正往状纸上盖“急务”火印。烛光摇曳间,他瞥见某行朱批小字:“《盐铁论·刺权篇》可作筏。”郑明府幼时随父编修县志,深谙文书猫腻——这状纸看似旁征博引,实则处处埋设迷障。他取来前任留下的《断案要略》,果然在夹页中发现密语:“田讼引《水经注》,钱债用《食货志》,人命必杂糅《洗冤录》与《黄帝内经》…”

    三更时分,郑明府携典史突查书吏值房。撬开地砖,底下竟埋着本《讼经秘要》,内载“九曲文心法”:寻常田亩纠纷,需引七部典籍设三重迷障;重大命案则要掺杂星象医理,令讼状如雾中看花。最毒的是那套“墨池养鱼术”——将关键证据化作池中批注,遇清水显形,遇茶水则化。

    惊雷撕破千重幔

    次日公堂重审,郑明府当众取来官制《大明律》。他劈手撕碎那丈余长的《田亩经界图》,冷笑道:“田界之争,一杆丈量绳足矣,何须搬弄《九章算术》?”又命衙役抬进十桶清水,将讼师带来的文书尽数浸泡。墨汁晕染间,那些蝌蚪批注竟化作“虚增田亩数”“私改界碑位”的罪证。

    王员外的讼师还要强辩,郑明府已翻开《讼经秘要》:“这‘天元术悬案’的批注,可是用乌贼墨写的?遇碱水显形,遇酸醋消隐——好个‘墨池惊雷’!”说罢将醋壶倾入墨池,池中顿时浮起层油花,原是书吏们常年往池中倒桐油护墨。满堂哗然中,郑明府掷出惊堂木:“《论语》说‘民无信不立’,尔等却把圣人经典炼成了吞田噬地的饕餮!”

    清风扫尽案头云

    结案那日,府衙照壁贴出新告示:民间讼状不得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漂亮炮灰被男主追着亲 满级厨神在年代文里爆富 霸总,你儿子被黄毛拐跑了 若走马灯 在恋综和死对头旧青复燃 疯批la对我穷追不舍 半朝期 七零年代的冤种小叔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