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消灭袁术水军(2/5)
20名的旅级军官进行群策群力。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近50名中级军官展开大商议,在七嘴八舌之间,终于拿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夜袭计划。
不过,因为各部都想捞取足够的战功,所以在黄邵部署作战任务的时候,各旅的主官因为请战,差点没打起来。
还是第三师副师长何冬——这位出任过教导营营长的老资格出马,才弹压了这帮撸起袖子的莽汉们。
最终,拿出了一个让所有军官,都勉强能够接受的兵力配属方案。
4月13日夜,子时十分(大概在凌晨12点左右),
潜伏于淮滨县西侧20里外,小港湾里的100余艘双壳体战舰,开始缓缓推出芦苇荡,在淮河水面上集结。
农历的每个月13日,如若天气晴好,在没有工业污染的三国时代,月光足以将大地照得亮堂堂。
因此,整支船队由3000余位没有夜盲症的健壮兵士进行操控,满载着5000水兵以及第三师5个旅的5000名步兵,共计1万人,顺流而下,缓缓向东而去。
(前文说过,这种双壳体战舰的甲板面积,大概是14米乘以7米,短距离内可以保证100人在上面站立。)
不到40里的水路,还是顺流而下,即便处于满载状态,因为熟悉这片水道的状况,前方领头的江波,便命令整个船队以半刻钟一轮换的最高频率,让士兵们把四排8个水轮蹬得飞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仅仅半个多时辰,船队便悄无声息地接近了汝河与淮河的交接口。
此处水面迅速变宽,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船队开始靠向淮河南岸,排成一字队列,减速以减轻声响。
船队里的十余位旅级以上军官,纷纷站在自己的船上,拿着单筒望远镜,死死盯着河对岸的那座袁军营寨。
每个人都是紧绷着神经,因为现在通过两河交界处的袁军大营正对面的这段河道,是此次攻击计划中最冒险、最关键的一部分。
说白了,这帮军官们能制定什么严密的作战计划?
用江波的话说:“我们就按照都督教给我们的方法来——所有计划中最简单的,才是最实用的,复杂的咱们也玩不转。要什么战术?不要战术!”
于是,这帮人制定的计划就是:让江波的水师在半夜时分,偷偷将第二师5000步兵运到袁军大营东部十里外;
登陆后,步兵列队缓缓向西,打死袁军他也想不到,敌人会从东面来;
步兵登陆后,江波率领5000水师逆流而上,围攻袁军水寨。
这样两面夹击,一万精锐打5千还在睡觉的袁军,还是夜间偷袭。
用江波的话说:“我实在想不出,我们怎么会输?!”
整个计划的难点,刘是如何能悄无声息地通过两河交界口,在袁军大寨的眼皮子底下通过。
还好,因为护民军情报遮蔽得力,桥蕤以及袁术的水军统领陈纪(九江郡太守),还以为杨平只有那么几艘小渔船,以及前几天露面的4艘大船,就是杨平全部家底。
毕竟在这个时代,造一艘和蜈蚣船一样大的战船,没有半年时间是搞不定的。杨平才来到汝南多长时间?满打满算就一个月。
所以,袁军的水寨警戒极为松懈(即便加强戒备,此时已是后半夜,守寨士兵虽然选的是没有夜盲症的精锐,但要想让他们看到,离营寨将近两里地的淮河南岸,那些插着芦苇伪装的蜈蚣船,还是有些难为这些士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