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字节小说网

字节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96章 粮票、扫盲、乱世用重典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6章 粮票、扫盲、乱世用重典(2/5)

取盐巴、药品等一些生活用品。

    谁知供销处早就得到了杨平的通知,并且从杨平决定成立供销处,到4月初一开始发行票据,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准备十分充足。

    再加上杨平给官吏发放的是1/10的在县俸禄,基本上也没多少粮食和布匹。

    即便是这些官吏全部兑换了手中的票据,各供销处的储备仍然充足。

    见到此情此景,再加上杨平强大的信用背书,以及这些官吏们多少也都是有些头脑的,大部分家中也都保留了一半以上的票据。

    毕竟现在局势不稳,官吏流动性大,你家里储存的粮食太多,到时候转迁别处,还得考虑带这些粮食。

    带几张轻飘飘的票据多好,到每个太平民团治下的县城都能够兑换。

    心思聪明者如陈兰、张福、曹昂等人,立马认识到了这些票据的重要性,对于这些制作精美的票据,曹昂甚至感慨道:"可作传家宝矣。"

    就如同当年秦始皇造五铢铜钱一样,票据(纸币)将开启一个货币的新时代,作为第一批发行的货币,其收藏价值不可估量。

    说完发行的票据,张福继续面色激动地向在场的众人汇报道:"根据都督的指示,

    我太平民团商部,用宜春镇生产出来的透明琉璃(玻璃)、白纸、白瓷、强身健骨粉、太平汤剂等时下极为紧俏的物品,向南来北往的商人,以两倍高价购买盐巴、粮食、布匹。

    小主,

    目前有来自于荆州的、淮南的、徐州方面的商人,对透明琉璃做成的制品很感兴趣。

    特别是咱们汝南各窑生产出来的白瓷,比现在的陶器不知美丽到何处!

    这天下的世家大族,若见到白瓷和透明的琉璃,哪还能再用陶器!

    白纸就更不用说了,比竹简、木牍方便多了,而且价格比用来书写的缣帛便宜太多。商人们都极其感兴趣。

    至于强身健骨粉和太平汤剂,在乱世中这属于保命的神药,故而,商人皆愿向我太平民团治下输送盐巴、粮食、布匹。

    特别是荆州之地不缺粮食、布匹,徐州(靠海)之地不缺盐巴。

    目前,我等已经得到了第一批的1000多石盐巴,我太平民团治下缺盐的局面已稍作改变,预计到月底,将彻底告别缺盐的窘境。

    粮食、布匹因为距荆州很近,虽然太平民团治下100多万人几乎都无存粮,但有从各家坞堡的缴获,以及商部用商品从荆州换来的粮食、布匹,到目前为止,粮食已经足够保证治下100多万人能活到秋收时分了。

    加上随后的交易,我太平民团治下将不再缺粮。"

    张福的这项汇报,本质就是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的碾压式收割,俗称"工业剪刀差"收割农业。

    用河里的沙子烧成玻璃很费功夫吗?简直是无本的买卖!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窑”之一汝窑的所在地,烧制白瓷很困难吗?!

    至于白纸就更不用说了,只要形成工业化生产,这玩意成本刨除人工成本,其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为什么没有生产肥皂?那不扯淡吗,生产肥皂得用油,不管什么油,杨平这里都缺。)

    至于虫粉和杨平自己给开出的太平汤剂,主要还是想让这个时代的人们多活下来一点,别我平推了三国,整个中原大地就剩下那么阿猫阿狗几只,那还怎么开疆扩土?!

    同时,杨平用两倍、甚至三倍的价格购买食盐、粮食,以逐利为主的商人,可不管这些东西是谁买的,只要有利可图,300%的利润,就让他们冒着被斩首的风险把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 快穿:扭转人生 分手后,傅总才知情根深种 掏空渣爹后妈,资本小姐随军海岛 真千金断绝关系后,侯府后悔莫及 横扫晚清的现代军团 在泥淖中向往 新世纪福音战士,在维修部的故事 双生魂记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