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日月所照,皆为汉土!(2/5)
趁机砸塌了坞堡的高墙冲了进去。最终,秦家家主秦桧被乱箭射死,秦家嫡脉子弟同样被尽数杀光,一个不留!
在控制了偃城县的地盘后,杨平的做法也是简单粗暴——
他手下也没有多少会丈量田亩的帮手,于是就派出在新兵营的一个团的新兵,用最原始的办法:准备四根长度约为一百步(约一百五十米)的草绳,就这么一块地、一块地的用四根草绳围起来算面积。
(汉代的一亩地面积,应该是100步*1步,150米*1.5米)
四根绳索拉出来的正方形就是一百亩,为一户所分之田地。至于有些地,有些边边角角,杨平大手,一挥直接给算进百亩之内,分给这户人家。
杨平对跟他南下的民众,以及攻破各个坞堡后获得的民众进行分户,
杨平实行的是小户制,即一户家庭有男人、有妻子,再加上他们的直属子女,如果有父母,则划归长子一户,若有兄弟留的孤子,同样划归到他本户之内,
但规定,所有年满十六岁之成年男丁,均可以独自立户,独自立户者,授宅基地一亩,耕田一百亩。
最绝的规定是:每一户人家,不管你们有几口人,只给其授一百亩地。
再加上杨平取消了户税、人头税等一切乱七八糟的杂税,使得每一个大家庭都不用为了避税而聚集一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杨平的小户制推行起来阻力很小,有些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利益的驱动下,都很乐意拆分成一个个小家庭。
杨平带着护民军团近千半吊子办公人员,忙活了两天,终于理清了头绪,
也得益于杨平过目不忘的本领,他将偃城县现在所有的七万三千余人,分成了两万一千余户。
按照计划,偃城县将只安置一万六千户,这对偃城县来说,土地数量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即便是加上杨平分封在这里的两百多位四级和五级功勋者,偃城县的耕地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冗余。
冗余的土地,是为以后人口增加而准备的,杨平对这些土地的处理办法是:只要有能力的家庭都可以租种这些土地,收成和太平民团五五分。
杨平给这些新分户、分田的百姓们约定:今年冬月(十月),交今年的地税,每亩地只需要上交五斤粮食,
以后每年的交税时间都是十月,每亩地交粮十斤,没有任何其他的赋税!
若有太平民团的官吏,胆敢收取地税以外的其他赋税,百姓们可以不管其它,先打死前来收税的吏员再说!
汉朝时期,汉人的民风之彪悍,杨平来这个世界的两个多月,是有所了解的——杨平的这个政策,可比后世朱元璋实行时效果好得多!(汉朝的百姓,可比经过两宋以及蒙元摧残的民众,反抗之心强得多!
简化税收名目,既能减轻百姓负担,又减少了每县的官吏工作量、减少了官吏数量。最重要的是斩断了基层官吏剥削百姓的途径!)
民众们听完杨平政策,在杨平给他们分完地、发了半块竹简地契(一劈为二,县衙和户主各一半)之后,
总有黑压压的群众跪在地上,高呼“都督万年!”
这让跟在杨平身边,充当书记的曹昂满脸震撼,心中倒是感慨了一句:“杨平真乃豪杰也,若无人阻挡其如此行事,则天下人心,尽归其所有也。”
就更下定了,要想办法除掉杨平的决心。
杨平可不管了曹昂心中的想法,仍然坐着战车、带着亲卫和新兵,以及杨平指定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