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战后总结和终极整编(3/5)
挠头道:“属下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都督的练兵之法——总之,经过10天以上都督练兵之法操练的士兵,其纪律性、以及士气都能超过其他诸侯的精锐。"这点杨平认同,毕竟他用的练兵之法,完全是照抄后世人民子弟兵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多有效果,杨平这个来自于21世纪的人,是再清楚不过了!
就听何意继续说道:"夫战阵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护民军团之兵,在战阵上始终能保持高昂的士气、严整的队列,此乃我军版梁之战能够取胜的关键之所在。
当然,版梁之战我军能够保持如此旺盛的士气,都督所配发的带“神力”的饼干,占了七成功劳。"
临了,何仪还不忘再拍一下杨平的马屁。
“就是、就是……”一群军官立马跟进。
杨平看着一群脸上写着“有都督在,就能打胜仗”的军官,
既窃喜(自己神神叨叨的成果不错,这帮军官都信服、忠诚于自己),又无奈(杨平还指望这他们帮忙,平推三国呢)。
自己装神弄鬼造得孽,就自己受着吧。
于是,杨平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二三子,你们就没想过,此次版梁之战,我们护民军团太轻敌了吗?!”
轻敌?我们怎么可能轻敌!包括何仪在内,所有人都很不解。
杨平给解释道:“就因为我们都知道版梁大营有我们的后勤队,就感觉前路很安全,就连前出的尖兵都没有派!
如果我军行进时,派出尖兵前出两里探路,你们想一下,我军提前两里地发现曹军,前日大战,我军的伤亡就不会有这么大了!”
有道理!众军官都这么想着。
杨平语重心长的教导这些军官:“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们要建立大同世界,将要有无数的战斗要打,你们今后都将是带兵独挡一方的统帅,手下儿郎们的性命皆在汝等一念之间。
凡出兵作战当要慎重!
当然,此战轻敌,乃我之过,我自己领罚!”
说罢,杨平拿着指挥棒,狠狠的抽了自己左手心三下。
这是真抽,看得一众军官肃然起敬,终于是认真了起来。
随后讨论的是护民军团的作战编制,在问过数位伍长、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团长以后,何仪这位老将向杨平建议道:
"都督,我护民军团,团级以下的编制都极为合理,长短兵配合,远近攻击兵器相交,
军官安排也得当——特别是大队以下为'二二编制',拥有数量众多的基层指挥者,能让我军在极短的时间内组成一支支有战斗力的基础作战部队。
然而大队到团......"说到这里何仪挠了挠头,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杨平接话道:"何师长是想说,我护民军团,目前的团级军官们没有指挥300人的能力?
还是一个团300人的队伍过于臃肿,不利于指挥?"
小主,
何仪是善于审时度势的,这位前几天就在庆幸,自己提前加入护民军团的老兵油子,那是绝对不想干得罪人的活儿,于是就承认第二条。
杨平当然知道,第一条才是关键——毕竟这些他提拔起来的军官们,在两个月以前,还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流民,根本就没接触过任何指挥方面的事情。
但杨平也没有强求着,让何仪来开口得罪人,这个恶人还是需要自己来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