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字节小说网

字节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1章 “中华帝君”降凡尘的杨都督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章 “中华帝君”降凡尘的杨都督(1/4)

    璀璨银河,我们的祖先称之为天汉。

    在神州大地上,有一条河流,因水势走向和天上的银河一致,我们的祖先称之为汉水。

    汉高祖刘邦灭秦后,封地在汉水之滨,为汉王。后高祖出三秦、灭项羽,一统寰宇,建汉朝。

    大汉传承近四百年,至东汉灵帝时,门阀世家、地主豪强兼并九成以上土地,取民脂民膏供其穷奢极欲,一个个锦衣华服、脑满肠肥!巧取豪夺、敲骨吸髓致平民百姓无立足之地、食不果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既得利益集团不给活路,我等平民百姓不想当饿殍,就只有揭竿而起,踏着权贵的尸体求一条活路了!

    光和七年(西历184年),被剥削、压迫的农民爆发了黄巾起义,席卷九州!

    起义很快就被既得利益集团镇压,但却彻底的动摇了东汉朝廷的统治,此后,东汉进入了门阀世家支持的军阀混战……

    兴平三年(西历196年,这年八月改年号为建安,)二月,去年击败吕布的曹操,在稳定了兖州后,起兵三万南下,进攻盘踞在豫州的黄巾军残部。

    大军进至颍川郡,屯兵于版梁。

    二月时,在豫州颖川郡、汝南郡盘踞的黄巾军余部有:刘辟部十余万人,何曼部七、八万人,何仪部五、六万人,黄邵部五万多人。另有一部,在月余间崛起,号称“太平民团”,有万余部众。

    数部黄巾军听闻曹操领军征伐,各率本部精壮万余,汇聚于许县周边,欲共抗曹操。

    二月初五,破败的许县衙门内,四个身披铁甲的大汉,正在无聊的抠脚。

    “嘿嘿,何大弟,你可知晓那位杨都督请我等在此一聚,所为何事?”气温回升,箕坐于地的黄邵,从大腿根处揉下了一团黑泥,对着何曼嘿嘿一笑。

    “黄阿兄都不知道,小弟怎会知晓。”何曼抠着冻伤的脚回答道,然后看向对面正坐的刘辟,“刘家阿兄可知否?”

    相比于何曼、何仪、黄邵三个草莽,刘辟可比他们斯文多了(毕竟他以后还要跟刘皇叔混呢)。

    但披着铁甲,还要模仿士大夫跪坐,而且连个支蹱(我们老祖宗用来垫屁股,小日本用来装寿司的盘子)都没有,刘辟坚持一会儿,也不装了,叉开腿箕于地,不耐烦的说道:

    “某怎会知晓,那杨都督给我等传书,只说我等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邀请诸位兄弟到此相商。

    娘叉的,那黄毛小子倒也排场,我等兄弟都到了,他却没了踪影,莫不是消遣乃公(他爷爷)!”

    说罢,刘辟起身欲走,毕竟许县是何仪的地盘,他担心这是何仪设的局,准备杀了他,兼并他的部众(历史人何仪于刘辟不和)。

    盘坐在主位的何仪急忙起身拉住刘辟,“刘阿兄莫急,那杨都督是位信人,约我等午时相聚,时辰还未到呢。”

    “既然如此,乃公等他一等,若不能给我等一个交待,乃公撕了他个黄毛小儿!”刘辟是有些脾气的,坐下后问道:“何小弟,汝言那黄口小儿是个信人,这是何故?”

    何曼也开口给同姓的何仪解围,道:“最近,那“太平民团”名声大噪,何仪兄弟离这位杨都督最近,且为我等讲一讲这杨都督事迹,权当解闷了。”

    何仪身材高大,长相粗犷,和他的名字一点都不搭界。提到那位杨都督,何仪脸上也是带着一丝敬意:“那杨都督,名叫杨平,年十六岁。

    正旦(大年初一)时,他所在的流民营地发现他已经冻作僵尸,有张三、李四、王五、麻六者,抬其到河边芦苇丛中,欲吃其肉,得一餐饱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 快穿:扭转人生 分手后,傅总才知情根深种 掏空渣爹后妈,资本小姐随军海岛 真千金断绝关系后,侯府后悔莫及 横扫晚清的现代军团 在泥淖中向往 新世纪福音战士,在维修部的故事 双生魂记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