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誓师乌桓(1/2)
将留守的将领和谋士们安排妥当之后,杨帆就彻底的放下心来,将后顾之忧解决了。这时,杨帆猛地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战争利器没有交给众位将领,于是杨帆趁着夜色回到了自己位于深山老林的基地之中,从基地之中取出了500个指南针带回了自己的府邸之中。
第二日,杨帆从郡守衙门之中下旨之后,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典韦,许褚,张辽等人喊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
看到众将都到来之后,杨帆将自己从基地之中带回来的那500个指南针拿了出来分给了众将。
看到众将将指南针拿到了手中之后,杨帆指着指南针对着众将说道:“众位将军,因为乌桓和鲜卑所在的大漠地形实在是太广阔了,为了防止大家在大漠之上迷路,我特意找了一些指南针发给大家,大家请看这些指南针”
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典韦,许褚,张辽等人拿到指南针之后纷纷惊叹不已。
烛火摇曳的军帐内,当那枚刻着 “子午卯酉” 的青铜圆盘推到案上时,八位虎将几乎同时前倾身躯。关羽捋着美髯的手指微微停顿,丹凤眼眯起审视这流转的磁针,青龙偃月刀的寒光映在他紧蹙的眉峰上;张飞暴喝震得帐幕簌簌作响:“这铁疙瘩怎会自己转圈?莫不是施了妖法!” 丈八蛇矛无意识地戳着青砖,惊起阵阵烟尘。
赵云银枪斜倚肩头,如玉面容浮现思索,指尖轻点盘面轻声道:“若行军时能辨南北,岂不比观星望月更稳妥?” 黄忠苍老的手掌摩挲着刻纹,浑浊的眼睛突然发亮,仿佛看到白发老将在山林间疾行破敌的新契机。魏延绕着圆盘踱步,脑后反骨随动作微微颤动,沙哑着嗓子嘀咕:“若这物件能助我奇袭子午谷……”
张辽抚须颔首,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将罗盘转动三圈后,目光投向远方,似已在推演新的战术布局;典韦铜铃大眼中满是新奇,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触碰磁针,生怕惊扰了这神秘器物;许褚则憨笑着挠头,嘟囔道:“这可比我认路快多了!” 铁铸般的身躯前倾,几乎要把罗盘罩在阴影里。当磁针始终固执地指向南方时,帐内突然陷入死寂,唯有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仿佛所有人都听见了战争规则被撬动的声响。
看到众人都明白了,指南针对将来作战的作用,杨帆也放下心来,现在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现在就等着出征乌桓了。
时光冉冉,很快就到了8月份了,这个时候天清气爽,阳光明媚,非常适合出征乌桓,于是杨帆选了个黄道吉日,率领着关羽,黄忠,典韦,许褚,张飞,赵云,张辽,沮授,徐庶等人誓师出征乌桓。
朔风裹挟着雪粒拍打在玄菟郡斑驳的城墙上,校场中锈蚀的铁蒺藜与冻硬的血痂凝结在一起。杨帆踩着冻得梆硬的青砖登上点将台,玄色锦袍下摆扫过箭孔密布的栏杆,每走一步都能听见靴底碾碎碎冰的脆响。三个月前乌桓与黄巾余部联军前来玄菟郡扫秋风留下的焦痕仍未褪去,残败的 “汉” 字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撕裂处露出底下暗红的血渍,宛如大汉王朝千疮百孔的伤口。
台下,关羽单手持着青龙偃月刀,另一只手缓缓抚过刀身上新添的豁口,丹凤眼凝视着北方连绵不绝的烽烟;张飞焦躁地用丈八蛇矛戳着地面,溅起的冰碴混着泥浆在他豹头环眼间凝成霜花,嘴里还不停嘟囔:“龟儿子的乌桓贼,老子等得手都痒了!” 赵云银甲映着残阳,长枪枪缨上的霜花簌簌而落,他正仔细检查着马鞍上的绑带,动作轻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沉稳。
徐庶半倚在校场石礅上,羽扇轻摇间扇骨夹着的《孙子兵法》书页微微翻动,目光若有所思地扫过远处的山峦;沮授则蹲在地上,用树枝在冻土里勾勒着乌桓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