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9/33)
好,还真会为了艺术不惜牺牲金钱不成?所以拿着这些作品来参赛,明显是无用功了。你一个故事都讲不清楚的菜鸡,谁还会给你砸上真金白银,单纯就为了满足你自己那些艺术“表达欲”?
池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收上来的作品大致分了三类:第一种就是这种不知所云的“艺术向”作品,完全与他们举办这个活动的初衷不符,所以池影毫不犹豫把这波儿作者踢出去了。
还有一种就是非常娴熟的能讲一个完整故事的“商业向”作品。
这中间就像一直跟着陆伟拍电影的钱师妹、李师弟……
他们之前也得到消息,会有这次影展,所以更能把握机会,积极争取自己能独立开片的机会。
两个人分别送了时长10分钟的短片,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讲得也非常精彩起伏。
除此以外,还有一位电影学院摄影系在校的师弟,作品的完成也不错,这位师弟还比较另类,完全是用DV拍完整部作品的。
除以上两种之外,还有一些能介于两者之间的作品。并没有玩所谓的意识流讲,但是讲故事的能力稍差一点,或者题材也和池影她们的取向不一致。
比如说,有一个参赛者目前已经是在社会上参加工作了。但是他拍的东西虽然跟这次影展目标不太相符,但确确实实也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名字就叫《云》。
就是对着天空拍一场雷雨,从开始云的聚集,再到乌云密布,再到暴雨倾盆,最后云开雾散,彩虹出现。
前前后后大约8分钟的时长,看得出来作者是花了心思的,就是用快镜头展示了整场云的变化过程。
能拍出这样的作品,也是投入了不少心血和资金的。虽然最后展示的只有8分钟,但是那是因为用的是快镜头。
如果是用正常的速度来拍摄的话,几乎要半天的时间,这样花的胶片就非常贵了。但是这讲的只是一个自然故事,从头到尾都没有人物,也没有对话,不能称为一个“故事”,非常可惜。
池影觉得,这位作者应该是去一些电视台,或者是去学术研究机构,专门拍纪录片会更对口一点。
单从画面来讲,这部作品非常精美,长镜头一镜到底。能够捕捉这样一个完整情节,也是精挑细选,从拍摄时间到取景的场地,再到最后的剪辑,是非常用心的一部作品了。如果送到海外去参加一些纪录片影展,或者参加一些中间其中有纪录片奖项的影展,甚至都可能有所斩获的。
但是这种纪录片,目前在国内市场投放的话,肯定回不了本儿!
而且拍摄纪录片是要经过漫长的拍摄周期,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完成一部片子。所以对于高速发展的商业化市场来说,明显不符合要求,于是也予以剔除了。
目前找到比较满意的三部作品,第一部就是钱师妹的,作品名字叫做《一年》。
钱师妹全名叫钱朵朵,池影严重怀疑,她们家人想叫她“钱多多”。这位师妹目前已经进入京影厂。
这部作品全长10分钟,而且估计钱师妹很久以前就开始在准备这部作品。
她拍的是一年四季,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拍摄进程。而且钱师妹也充分利用了自己能接触到的资源——学校里的摄影设备、学校里的人员、甚至学校里的场景都是在这部作品中有所体现。
作品一开始,整个镜头就是一扇窗户。
池影对这个窗户很熟悉,就是电影学院摄影仓库的后窗。这个窗户对着他们电影学院的一条小路,再往远处就是学生宿舍了。
整个画面也是一镜到底,从头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