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23/29)
子的大计。在多方势力的针对下,太子高暄近来压力极大。他生母早逝,妻族平平,又不得君父喜爱。这种时候,只能牢记太子太傅的叮嘱“低调隐忍、以退为进、暗留后路”。
是以,太子处处小心,争取不留把柄,他又占着礼法优势,要真想废掉他,一时半会儿也颇不容易。
可皇帝等不得了。
皇帝既然决意易储,那么没把柄也是能找出把柄的。何况一个人哪能没有一丁点漏洞?
于是,南康公主大婚后的第二日,东宫里就有小黄门带着血书求见皇帝,声称有太子密谋造反的证据。
还没等太子制止,那小黄门已当着文武朝臣的面撞柱而亡。
太子脸色立变,哪里不知道这是污蔑陷害,试图置他于死地?
偏偏这样漏洞百出的戏码,却引起了皇帝的“重视”。皇帝当即龙颜大怒,命人去东宫搜寻证据,果真搜到了所谓的私通官员的“信件”和巫蛊娃娃。
三皇子一派借机攻讦。
好在太子做储君多年,在朝中也有不少支持者。当下便为其辩驳,据理力争。
双方争吵中,太子倒还冷静,坚称是冤枉的,含泪请求父亲为自己做主。
最终,皇帝下令将太子软禁,又命刑部与大理寺协同审理此案。
大理寺卿杜允之满面忧色,他实在不想接这烫手的山芋,便叫了贺庭州近前:“贺少卿,这事你怎么看?”
“自是秉公办理。”贺庭州毫不迟疑。
“唉,你有所不知,陛下他……”杜允之叹一口气,“陛下的意思你还看不出来吗?”
若有心护着太子,直接就以“构陷太子”而结案,哪还用得着让大理寺审理?如今下旨让大理寺查,那就摆明了是想坐实这一点的。
“能看出来。”贺庭州没直接回答,伸出三个手指比了一下,“想抬举这位。”
陛下偏宠三皇子,有易储的心思,满朝文武都知道,已不是什么秘密。
“那咱们……”
“大人,你我所追求的不过是‘公正’二字。”贺庭州缓缓道,“以下官之见,陛下所谋之事,未必能成。”
第59章 平静借机打探她的现状
杜允之精神一震。
是的,他也是一时慌神,竟忘了不论何朝何代,易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皇帝本人乾纲独断、威望无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这些当今陛下虽有,可都稍稍有些欠缺。若非如此,也就不会有今日之事了。
“也是。”杜允之点一点头。
不管刑部那边如何,大理寺只站在公正这一边。
太子被软禁后,其亲信多方为其奔走。
负责主审此案的大理寺与刑部官员时不时地会接触到各方势力。
大理寺卿杜允之感觉头都大了,他们要秉公办案,凭证据说话,可证据也可以伪造,未必能准。
“贺少卿,怎样了?”
贺庭州拱一拱手:“大人,那小黄门在告发前半个月,他的弟弟欠了一大笔赌债,但是就在他告发的前两天,他的家人连夜回了老家。”
停顿一下后,他低声补充:“已有人去追了。”
“唉。”杜允之重重叹一口气。别说太子近些年低调行事,即便真有谋反之心,也不可能被一小黄门掌握证据。
明显有人构陷,偏偏合了皇帝的意。
天家父子,不过如此。
“一定要抢在旁人之前找到他们,顺利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