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太宗留下的伏笔(2/2)
了。”他略作停顿,继续道:“侯赛因·优福觊觎安西多年,之所以迟迟未能动手,就是因为那些所谓的‘异教徒’牵制了他的手脚。若让他将这些反抗力量屠戮殆尽,必将调集数十万大军来犯。局势之严峻,前所未有。诸位以为该如何应对?”
众将心知肚明,阿拉伯帝国一直梦想打进中原,却始终被境内的反抗势力所掣肘。
若让侯赛因·优福彻底肃清这些“异教徒”,他将再无后顾之忧,必会倾全力进犯大唐。
更棘手的是,眼下大唐正全力对付吐蕃,根本无暇西顾。一旦大食大军压境,后果不堪设想。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几乎凝固,众将个个面色阴沉,陷入深思。
忽然,封常清眉头舒展,嘴角泛起一丝笑意:“都护不必过虑!”
“哦?”
在这山雨欲来的危急时刻,封常清竟如此从容,众将都不由得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高仙芝也露出疑惑之色:“封将军此话怎讲?”
“都护明鉴,既然侯赛因·优福要剿灭那些所谓的‘异教徒’,我们何不暗中支持这些‘异教徒’?”封常清眼中精光闪烁,“眼下这些反抗势力最需要援助,我们虽不能直接出兵,但可以提供军械粮饷。”
“妙极矣!”高仙芝何等机敏睿智,瞬间便心领神会,举一反三道:“我们不妨遣派小股精锐,以游骑之态与大食周旋。如此一来,既能探得敌方虚实情报,又可坐观那些‘异教徒’与大食拼个两败俱伤,我们坐收渔翁之利,岂不快哉?”
言及此处,高仙芝微微沉吟,似在思索对策:“若能联络上摩尼教的首领,那便是再好不过。只是听闻此人行踪飘忽不定,难以寻觅踪迹。”
“都护何须忧心?”封常清朗声大笑,胸有成竹道:“当年,太宗虽未发兵驰援波斯,却助力波斯王子俾路斯东迁。彼时随行的波斯王室成员、贵族子弟以及遗民数以万计,其中不乏摩尼教信徒。”
遥想当年,唐太宗虽未直接插手波斯战事,却以高瞻远瞩之姿,助力波斯王子俾路斯东迁。
这些波斯遗民日后成为唐朝牵制大食的关键力量,虽最终未能复国,却为后续局势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
“啪!”
高仙芝猛地一拍额头,如梦初醒,大笑道:“本帅竟将这一步绝妙好棋忘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