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心灯初燃(2/4)
裹着厚实的兽皮,围坐在篝火和油灯圈出的温暖光域里。没有强制表演,谁想唱,谁就走到中央那圈被灯光照得最亮的雪地上。第一个鼓起勇气的是石砾。他涨红着脸,在众人的注视下,用还有些跑调的嗓子唱完了那首《月出》。虽然不够完美,但那份认真和勇气赢得了善意的掌声和鼓励的笑声。接着是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哼唱起一首古老的、不知名的摇篮曲,声音温柔得能融化冰雪。
气氛渐渐放松。红泥在大家的起哄下,也走到中央。她没有唱歌,而是拿出一个巴掌大的、用黏土烧制的埙(这是她最近偷偷试制的),凑到嘴边。呜呜咽咽、古朴苍凉的音调流淌出来,如同远古的风吹过大地。油灯的光芒在她专注的脸上跳跃,埙声在寂静的雪夜里回荡,带着一种直击灵魂的原始力量。
星光自然是压轴。他深吸一口气,站到光晕中央。他没有唱《月出》,而是闭上了眼睛,仿佛在倾听夜空中星辰的低语,倾听篝火的噼啪,倾听油灯燃烧的宁静。然后,他张开嘴,用一种从未有过的、融合了苍老与空灵的嗓音,吟唱起来。歌词是即兴的,是部落的语言,赞美着冬夜的星光,赞美着不灭的灯火,赞美着雪后大地的安宁。旋律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他这段时间感悟的凝结,有高亢如冰峰,有低回如暗流,有欢快如跳跃的灯焰,有深沉如守护的夜色。他仿佛在用声音作画,描绘着部落的冬夜图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这不再是学习,而是真正的创造!是星光用声音点燃的、属于汉部落自己的第一盏“心灯”!当最后一个悠长的尾音消散在寒冷的空气中,短暂的寂静后,是雷鸣般的、发自内心的掌声和欢呼!石叶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歌会的气氛达到了顶点。大家沉浸在星光带来的震撼中,低声交流着感受。就在这时,阿狸站了起来。她没有走向中央的光圈,而是抱着她的小狐狸油灯,走到了石墨所坐的主位侧后方,一处光影交织的边缘。那里离石墨很近,能清晰地看到他轮廓分明的侧脸在火光和灯光下投下的深邃阴影。
她轻轻吸了一口气,目光没有看向众人,而是落在前方跳跃的篝火和漫天星辰上,仿佛在自言自语,又仿佛只唱给一个人听。她再次唱起了那首《月出》,但这一次,她的声音更加轻柔,更加缠绵,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如同月光下的溪水,潺潺流淌: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这一次,她用的是汉部落的语言!虽然发音有些生涩,歌词也根据理解稍作了改动(“佼人僚兮”被她译为“那人俊朗啊”),但那婉转的旋律和深藏的情感,却因语言的共通而更加直抵人心。尤其是唱到“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那人安闲啊,让我心忧啊”)时,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羞涩,眼角的余光,如同受惊的蝶翼,飞快地、小心翼翼地扫过身旁那个沉默的身影。
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连篝火都仿佛屏住了呼吸。所有人都听懂了!这不再是异域的旋律,这是用他们的语言唱出的、饱含着少女心事的歌谣!那目光的流盼,那歌声中的情意,如同最明亮的油灯,清晰地照亮了她的心迹——她的目光,她的歌声,她所有未言说的心事,都指向了那个端坐如山的部落首领!
石叶的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妇人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年轻人则瞪大了眼睛,带着兴奋和好奇。铜牙张大了嘴,被旁边的蛮虎捅了一下才赶紧闭上。火灰依旧沉默,但目光在阿狸和石墨之间短暂停留了一瞬。
石墨的身体在阿狸歌声响起的瞬间,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他依旧保持着端坐的姿态,目光直视着前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