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错:刀舞(13/27)
随着最后一声巨响,东宫密室轰然坍塌。苏明鸢在废墟中醒来时,怀中抱着昏迷的皇帝,身旁躺着早已没了气息的苏明霄。镇山河刀不知何时回到她手中,刀身上凝结的血珠,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红光。三日后,皇宫前的广场上,皇帝当着满朝文武和百姓的面,宣读为苏家平反的诏书。苏明鸢身着素白丧服,站在最前方。当"追封苏烈为镇国公,恢复苏家荣耀"的声音响起时,她握紧镇山河,望向天空——那里,两只飞鸟正并肩掠过。
夕阳西下,苏明鸢独自来到教坊司。曾经的舞衣和金铃铛早已化为灰烬,她从怀中掏出半块玉佩,与皇帝归还的另一半合二为一。玉珏上的虎头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往事。
远处传来隐约的战鼓声,苏明鸢握紧镇山河,目光坚定。父亲的冤屈已昭雪,但她知道,守护江山的使命才刚刚开始。而那些在这场阴谋中逝去的人,她会永远铭记。
夜色渐浓,长安城的灯火次第亮起。苏明鸢望着天空,轻声道:"爹,明霄,沈砚...你们看到了吗?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镇山河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金错刀的传说,还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而苏明鸢,也将带着所有人的期望,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上,守护着父亲用生命扞卫的江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十一章 山河重誓
冬雪初霁,大明宫的琉璃瓦覆着一层银霜。苏明鸢立在丹凤门前,手中镇山河刀缠着崭新的玄色刀穗,刀刃映出她愈发坚毅的面容。自苏家平反后,皇帝特旨恢复镇北军编制,而她手中这把曾见证无数血雨腥风的战刀,如今成了守护山河的象征。
"苏姑娘,陛下宣召。"李公公的继任者小德子疾步而来,语气恭敬中带着几分忐忑。如今的宫廷格局剧变,曾经攀附权贵的势力树倒猢狲散,朝堂之上,人人都知晓这位手持镇山河的奇女子不好招惹。
踏入宣政殿,满朝文武的目光齐刷刷投来。苏明鸢注意到几位老臣欲言又止的神情——西北藩王虽在潼关一役后元气大伤,但残余势力仍在边境蠢蠢欲动,而关于皇帝当年与密诏的纠葛,坊间也隐隐有了流言。
"镇北军已整顿完毕,明日便可开拔。"皇帝的声音打断思绪,他将一卷兵符推到案前,"朕命你为镇北大都督,代朕镇守边关。"
殿内顿时响起窃窃私语。苏明鸢望着泛着冷光的兵符,想起父亲曾说"兵符在手,责任在肩"。她正要跪地接旨,忽闻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跌撞而入:"报...西北狼骑突袭玉门关,守将...战死!"
寒意顺着脊背蔓延。苏明鸢握紧镇山河,刀鞘上的虎头纹硌得掌心生疼。西北藩王竟选在这个节骨眼卷土重来,是早已摸透了朝廷的犹豫,还是...有人在暗中相助?
"臣请命即刻出征!"苏明鸢单膝跪地,"定当夺回玉门关,血债血偿!"
三日后,十万镇北军列阵长安城外。苏明鸢身披玄甲,镇山河刀斜指苍穹。寒风卷起她的披风,露出内衬上暗绣的苏家家徽。当她转头望向送行的皇帝时,却发现他身旁站着个熟悉身影——戴着青铜面具的神秘人。
那人微微颔首,熟悉的气息让苏明鸢瞳孔骤缩。是阿烈?可阿烈不是早已在东宫密道中失踪?不等她细想,号角声划破长空,大军踏上征途。
玉门关外,黄沙蔽日。苏明鸢望着城头飘扬的狼头旗,耳边回荡着斥候的急报:"敌军有西域秘术相助,箭矢淬毒,沾之即亡!"她摩挲着腰间仅剩的几枚金铃铛,突然想起教坊司壁画中隐藏的机关设计。
"传令下去,连夜挖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