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5/30)
。老板表示没有这个东西,玛格丽特也猜到了,本地酿的是啤酒,要么就是坐船从王国南方来的葡萄酒。
这两种酒都只需要酵母,不需要酒曲。
所以,她拿着24个铜币和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铜币,先牵着伊莎贝拉去布料商店卖布。
这是玛格丽特上一次去过的店。
依旧是琳琅满目的布料,伊莎贝拉带来的布卖了32个铜币。
伊莎贝拉在挑选缎带,缎带有便宜的,也有贵的,便宜点的,是陈年的料子,有的产绸小国距离王国近,运费能便宜一些。
伊莎贝拉要了一根6铜币的陈年缎带,她觉得能拿回家自己再染一染。
玛格丽特欣然付钱。
随后去粮食店卖了做酒曲要用的精麦粉,还有一大袋酿酒用的麦子,和自家要吃月余的粗麦粉一大袋,老板送了包小鸡吃的麸糠。
大包小包,一共花了四十个铜币。
玛格丽特指着丝绸问道。
“华夏国哪里来的华夏国,我雇主的商船走遍世界各地,也没听说过华夏国,这些绸缎来自大陆的西南方,有好几个国家都能生产。”
店管家自豪地给玛格丽特介绍,玛格丽特却双唇紧闭,什么都没说。
悬着的心总算是死了,她穿越的地方可真够架空的,无论是地理环境,国家风俗,几乎就没有与上辈子一样的。
玛格丽特叹了一口气,振作起来问店管家:“请问您这里收不收毛呢布。”
店管家点头:“收,但这个时节气温高,价格没有冬天好,如果是染了颜色的布,可以给16个铜币一码。”
一码布接近一米长,做一件平民的衣服至少需要两码到三码布左右。
玛利娅一个季度,最多能产六七码布料,算下来就是112个铜币。
问完了布料的价格,玛格丽特才去皮具店,花一个铜币,给乔治买了牛皮筋。
然后就是杂货铺,玛格丽特问店主买了一包能够染出蓝色的植物染料,一小撮蔬菜种子,以及她打算引蜂用的,一小块树叶包的蜂蜡。
她把买来的东西都塞进衬裙的口袋。
买完东西,玛格丽特的肚子饥肠辘辘,她凭借记忆,找到了镇上的小吃摊一条街。
卖葡萄酒,肉干,果脯,面包的摊子居多。
一大块不含糠麸,加了黄油的白面包能卖上两个铜币。
玛格丽特也就看了看,以她的经济水平,还吃不起这种好东西。
打算回家吃饭的玛格丽特刚走出城门,忽然看见一个老叟在卖鸡仔,大约都是破壳二十天的样子,褪去了黄色绒毛,长出羽毛。
她走过去问价。
“公鸡3个铜币,母鸡4个铜币。”
玛格丽特还剩十六个铜币,打算买一公两母。
卖小鸡的老叟给她从篮子里挑了三个活蹦乱跳的小鸡,便宜了一个铜币,让玛格丽特抱着走。
回家时,太阳已经开始往下落,还算是炎热的午后,玛格丽特推开屋门。
伊莎贝拉踹了正在烧水的乔治的屁股一脚:“玛格丽特回来了。”
玛格丽特把买来的东西都给他们,自己抱着小鸡放在屋子角落,她打算用没用完的藤条给小鸡弄个简易的笼子,养在屋子里的一角。
乔治则开心的水都不管了,用牛皮筋去绑弹弓,计划下次跟玛格丽特去山里时能打一些兔子。
伊莎贝拉拿到了染料,转头与妈妈研究起下次要染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