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艺术欺骗(5/5)
择。到了战国时期,要是国君跑到敌对国家去道歉,那就说明他们打输了,想要求和了。
比如说,魏惠王早些时候被齐国打败了很多次,后来他就像带着宝贝去求和一样,自己跑到齐国去道歉。
怀王打了败仗后,他这么做,说白了就是接连失败后的一种常见反应。
2、真不敢想会被人抓住不放。
两国打仗都不会杀送信的人,一个国家的国王怎么可能在访问的时候被抓住不放呢?
说真的,秦国“靠不住”是明摆着的,可咋也想不到,他们能干出这种跌破眼镜的事儿来!
之前,楚国自己是最不注重这些的了。
春秋时期,宋襄公曾被楚国抓了起来,不过好在那个冬天,他就又被放回来了。
真没想到,这时候,楚怀王竟然落到了和宋襄公一样的下场,而且……他比宋襄公还要惨呢!
这不是说楚怀王比宋襄公还要老顽固,而是因为现在的秦国比起当年的楚国,更加“不守规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实话,秦国把楚怀王抓起来,对怀王来说真是倒了大霉。可这么一来,秦国也没捞到什么便宜,反而让其他国家都恼火了,说到底也是得不偿失。
总的来说,楚怀王其实挺聪明的,就算在战国那会儿,他的能力也还算可以,能排在中上游。
可是,一碰到张仪和秦国,怀王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立马“不在线”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张仪和秦国的手段实在太过强硬了。
张仪先是瞅准了齐国和楚国之间的不和,再加上秦国和楚国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说服了楚怀王,让他和齐国翻了脸,这样一来,楚国就被孤立起来了。
接着,张仪用了些近乎耍无赖、让人难堪的手段,把楚王惹毛了。这样一来,怀王就在最糟糕的时候(反秦的伙伴们散了伙),最不该去的地方(魏国和韩国都靠向了秦国,他还偏偏要去打秦国)打了一场关乎胜败的大仗。
最终,楚国连连败退,秦国瞅准楚国想歇口气的时机,骗怀王去结盟,结果怀王又一次中计了···
这么说吧,怀王老是被秦国那些看起来很拙劣的手段给耍了,主要是因为他的脾气、心思都被秦国人摸得一清二楚了。
别笑话怀王,其实应该多了解了解怀王的历史,多读读史书,想想自己的脾气和心思可能会让自己看不到哪些地方,这样也许就能少被骗,甚至不被骗了!